公司動態
第一章 花卉的分類
第一節 花卉的含義
一、花卉的含義和范圍
花卉的定義包括狹義與廣義兩個方面,狹義概念:“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本植物的總稱,狹義的花卉,僅指草本的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但隨著人類生產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國際文化藝術的相互交流與滲透,花卉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廣義的花卉,指凡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并經過一定技藝進行栽培管理和養護的植物,有觀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觀葉的(如蕨類、吊蘭等)觀芽的(如銀芽柳的銀白色絨芽)、觀莖的(如紫竹、斑竹、紅瑞木等)、觀果的(如佛手、觀賞西葫蘆等)和觀根的(如水杉的氣生根、木棉的板根等),也有欣賞其姿態(如盆景、根雕等)或聞其香的(如玫瑰、蘭花等等);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從水生到陸生,氣生;有的匍匐矮小,有的高大直立;有草本也有木本,有灌木、喬木和藤本,應有盡有,種類繁多,都包括在花卉范圍之中。溫室中盆栽觀賞的灌木、果樹現在也納入了廣義的花卉的概念中。
二、花卉的作用
(一)花卉是綠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之一
花卉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在園林綠化中是綠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它可以用作盆栽和地植。盆栽裝飾廳堂,布置會場、點綴房間。地栽布置花壇,花境、花帶等。叢植或孤植來強調出入口和廣場的構圖中心,點綴建筑物、道路兩旁、拐角和林緣,在烘托氣氛、豐富景觀方面有它獨特的效果?;ɑ苣芙o人們創造一個幽美、清新、舒適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花卉還多應用于各種重大節日、各類展覽會和各種會議的裝飾和布置,增添歡快和喜慶的氣氛。如“五一”、“十一”、元旦、春節,街頭巷尾用花卉點綴,增加了節日的氣氛。1999年的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直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二)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花卉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花卉已經成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費品之一,花卉除了大量應用于園林綠化外,還可以用來進行廳堂布置、室內裝飾,使人們足不出戶,即可領略大自然的風光。也可以用作盆花、切花?;ɑ苊阑巳藗兊纳瞽h境,增加人們的審美情趣,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水平。
花卉在外事活動、親朋交往過程中,具有聯絡感情、增進友誼,促進科學文化交流的作用。
另外豐富的花卉種類以及其中存在的科學奧妙,為人們了解自然、增長科學知識、進行教學(品種園)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條件。
(三)在經濟生產的作用
花卉不僅具有美化環境、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如盆花生產、鮮切花生產、種子、球根、花苗等的生產,經濟效益遠遠超過一般的農作物、水果、蔬菜,鮮切花一般每公頃產值在15萬—45萬元以上,春節盆花一般在45萬----75萬元以上,種苗生產的效益會更高,所以,花卉生產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ɑ苓€能出口換取外匯,如漳州水仙、蘭州百合、云南山茶、荷蘭的郁金香、風信子,日本的百合、菊花、香石竹、月季等,花卉已成了高效農業之一,經濟效益高,已發展成為重要產業,創造了較高的利潤。
另外,多數花卉都有多種用途,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雞冠花、桔梗、荷花、芍藥等,它們的根,莖、葉或者花都能入藥,是很好的藥用植物。有些種類,如米蘭、白蘭,茉莉、珠蘭、等,它們花香馥郁,可熏茶。有些種類玫瑰,晚香玉等能提取芳香油、香精等。還有很多種花卉可食用,如菊花、百合、金針菜、菊花腦等。也有的是造紙、制麻的原料。隨著社會消費的不斷提高,花卉的商品價值也越來越大。
花卉的種類繁多,分布范圍也很廣,由于各地氣候條件各異,其栽培方法及利用方式也不同。為了便于掌握花卉的繁殖、栽培及利用,按其生態習性和栽培應用特點的分類方法應用最為廣泛,還有依據花卉原產地的分類方法等等。下面分述之。
第二節 依生態習性和栽培應用特點的分類
一、依生活型與生態習性的分類
(一)露地花卉
在自然條件下,在露地完成其整個生命周期的花卉。
1.一年生花卉:在一年內完成其生長、發育、開花、結實、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春天播種、夏秋開花、結實、后枯死。故又稱春播花卉。如雞冠花、波斯菊、硫華菊、翠菊、百日草、萬壽菊、孔雀草、蔦蘿、千日紅、麥桿菊、一串紅、半支蓮、五色草大花秋葵、藿香薊、鳳仙花等。
2.二年生花卉:在二年內完成其生長、發育、開花、結實、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秋天播種、幼苗越冬、翌年春夏開花、結實、后枯死,故又稱秋播花卉。如金魚草、三色堇、桂竹香、羽衣甘藍、金盞菊、雛菊、風鈴草、須苞石竹、矮雪輪、矢車菊等。
3.多年生花卉:指這種花卉它的地下莖和根連年生長,地上部分多次開花、結實,
即其個體壽命超過兩年。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態不同,可分為兩類。
(1)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態正常,不發生變態現象;地上部分表現出一年生或多年生性狀,如菊花、蓍草屬、紫菀屬、金雞菊、宿根天人菊、、金光菊、紫松果菊、一枝黃花、蛇鞭菊、芍藥、烏頭、耬斗菜、鐵線蓮、荷苞牡丹、蜀葵、福祿考、剪秋羅、隨意草、桔梗、沙參、費菜、鳶尾屬、射干、火炬花、萱草、玉簪、萬年青、吉祥草、麥冬、沿階草等。
(2)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根或莖發生變態,肥大呈球狀或塊狀等,如郁金香、風信子、葡萄風信子、貝母、百合、綿棗兒、大花蔥、鈴蘭、秋水仙、白芨、水仙、石蒜、蔥蘭、韭蘭、晚香玉、唐菖蒲、球根鳶尾、火星花、番紅花、美人蕉、大麗花、花毛茛、紅花酢漿草,因其形態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鱗莖類、球莖類、塊莖類、根莖類、塊根類。
4.水生花卉:指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或耐水濕的花卉。常見的如荷花、睡蓮、萍蓬草、芡、千屈菜、菖蒲、黃菖蒲、香蒲、水蔥、鳳眼蓮等。
5.巖生花卉:指耐旱性強,適合在巖石園栽培的花卉,如虎耳草、香堇、蓍草、景天類等。
6.草坪地被花卉:主要指覆蓋地表面的低矮的、具匍匐狀、質地優良、擴展性強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適應性強的其它草本植物和莖葉密集的低矮灌木、竹類、藤本植物等。如結縷草、馬尼拉、細葉結縷草、狗牙根、百慕達、天堂草、假儉草、早熟禾、高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穎(四季青)、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紅三葉、馬蹄金等。
(二)溫室花卉
原產熱帶、亞熱帶及南方溫暖地區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區栽培必須在溫室內培育,或冬季須在溫室內保護越冬。通??煞譃橄旅鎺最?。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葉菊、蒲包花、彩葉草、報春花等。
2.宿根花卉:如非洲紫羅蘭、鶴望蘭、百子蓮、非洲菊、花葉竹芋、蜘蛛抱蛋等。
3.球根花卉:如仙客來、香雪蘭、馬蹄蓮、大巖桐、球根秋海棠、彩葉芋等。
4.蘭科植物:依其生態習性不同,又可分為地生蘭類:如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等;附生蘭類:如卡特蘭、蝴蝶蘭、石斛、兜蘭等。
5.多漿植物:指莖葉具有特殊貯水能力,呈肥厚多汁變態狀的植物,并能耐干旱。如仙人掌、蟹爪蘭、曇花、蘆薈、綠鈴、生石花、玉米石、龍鳳木、龍舌蘭等。
6.蕨類植物:又稱羊齒植物,如鐵線蕨、腎蕨、巢蕨、鹿角蕨等。
7.食蟲植物:如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等。
8.鳳梨科植物:如彩葉鳳梨、虎紋鳳梨、金邊鳳梨、筒鳳梨等。
9.草木本植物:又稱亞灌木花卉,如倒掛金鐘、香石竹、天竺葵、竹節海棠等。
10.花木類:如一品紅、龍血樹、龜背竹、米仔蘭、珠蘭等。
11.水生花卉:如王蓮、熱帶睡蓮。
二、依花期分類
此分類根據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特點,從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的四季劃分法出發,依據諸多花卉開花的盛花期進行分類。
(一)春季花卉
指2—4月期間盛開的花卉,如金盞菊、虞美人、郁金香、花毛茛、鳳信子、水仙等。
(二)夏季花卉
指5—7月期間盛開的花卉,如鳳仙花、金魚草、荷花、火星花、芍藥、石竹等。
(三)秋季花卉
指在8—10月期間盛開的花卉,如一串紅、菊花、萬壽菊、石蒜、翠菊、大麗花等。
(四)冬季花卉
指在11月至翌年1月期間開花的花卉。因冬季嚴寒,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栽培的花卉能花朵盛放的種類稀少,常用觀葉花卉取而代之,如羽衣甘藍、紅葉甜菜。溫室內開花的有多花報春、鶴望蘭等。
三、依觀賞部位分類
按花卉可觀賞的花、葉、果、莖等器官進行分類。
(一)觀花類
以觀花為主的花卉,欣賞其色、香、姿、韻。如虞美人、菊花、荷花、霞草、飛燕草、晚香玉等。
(二)觀葉類
觀葉為主,花卉的葉形奇特,或帶彩色條斑,富于變化,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龜背竹、花葉芋、彩葉草、五色草、蔓綠絨、旱傘草、蕨類等。
(三)觀果類
植株的果實形態奇特、艷麗悅目,掛果時間長、且果實干凈,可供觀賞。如五色椒、金銀茄、冬珊瑚、金桔、佛手、乳茄、氣球果等。
(四)觀莖類
這類花卉的莖、分枝或帶有葉常發生變態,表現出婀娜多姿,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如仙人掌類,竹節蓼、文竹,光棍樹等。
(五)觀芽類
主要觀賞其肥大的葉芽或花芽,如結香、銀芽柳等。
(六)其它
有些花卉的其他部位或器官具有觀賞價值,如馬蹄蓮觀賞其色彩美麗、形態奇特的苞片;海蔥則觀賞其碩大的綠色鱗莖。
四、依經濟用途分類
(一)藥用花卉
芍藥、桔梗、麥冬、貝母、百合、石斛等。(二)香料花卉
如薄荷、晚香玉、香堇、玉簪、香雪蘭、等。
(三)食用花卉
如百合、菊花腦、黃花菜、落葵、藕、芡等。
(四)其它有經濟價值的花卉
可生產纖維、淀粉及油料的花卉,如黃秋葵、雞冠花、掃帚草、含羞草、馬藺、蜀葵等。
五、依園林用途分類
(一)花壇花卉 (二)盆栽花卉 (三)室內花卉
(四)切花花卉 (五)觀葉花卉 (六)蔭棚花卉
六、依自然分布的分類
(一)熱帶花卉 (二)溫帶花卉 (三)寒帶花卉 (四)高山花卉
(五)水生花卉 (六)巖生花卉 (七)沙漠花卉
七、依栽培方式分類
(一)露地花卉 (二)溫室花卉 (三)切花栽培 (四)促成栽培
(五)抑制栽培 (六)無土栽培 (七)蔭棚栽培 (八)種苗栽培
第三節 依花卉原產地的分類
一、中國氣候型
亦稱大陸東岸氣候型:這一氣候型的特點是夏熱冬寒,年內溫差較大,夏季降水量較多。屬此氣候型的地區有:中國的大部分、日本、北美東部、巴西南部、大洋洲東部、非洲東南部等地。依冬季氣溫的高低可分為溫暖型及冷涼型。
(一)溫暖型
包括中國長江以南、日本南部、北美東南部等地,原產的花卉有:中國石竹、福祿考、天人菊、美女櫻、矮牽牛、半支蓮、鳳仙花、麥桿菊、一串紅、報春花、非洲菊、百合、石蒜、馬蹄蓮、唐菖蒲等。
(二)冷涼型
包括中國北部、日本東北部、北美東北部等地,原產的花卉有:翠菊、黑心菊、荷包牡丹、芍藥、菊花、荷蘭菊、金光菊等。
二、歐洲氣候型
亦稱大陸西岸氣候型,特點是冬季溫暖;夏季涼爽,一般氣溫不超過15—17℃;降水量較少但四季較均勻。屬此氣候型的地域有:歐洲大部分、北美西海岸中部、南美西南部、新西蘭南部等地;原產的花卉有:雛菊、矢車菊、剪秋羅、紫羅蘭、羽衣甘藍、三色堇、宿根亞麻、喇叭水仙等。
三、地中海氣候型
以地中海沿岸氣候為代表,其特點是自秋季至次年春末降雨較多;冬季無嚴寒,最低溫度為6—7℃;夏季干燥、涼爽,極少降雨,為干燥期,氣溫為20—25℃。多年生花卉常成球根狀態。屬于該氣候型的地區有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和北美的西南部,南美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亞等地。原產這些地區的花卉有:風信子、郁金香、水仙、香雪蘭、蒲包花、天竺葵、君子蘭、鶴望蘭等。
四、墨西哥氣候型
又稱熱帶高原氣候型,特點是周年溫度約14—17℃,溫差小、降雨量因地區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勻,也有集中在夏季的。屬該氣候型的地區除墨西哥高原之外,尚有南美洲的安弟斯山脈,非洲中部高山地區、中國云南省等地。主要花卉有大麗花、晚香玉、百日草、一品紅、球根秋海棠、金蓮花等。
五、熱帶氣候型
該氣候型的特點是常年氣溫較高,約30℃左右,溫差??;空氣濕度較大;有雨季與旱季之分。此氣候型又可區分為二個地區:(一)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地區,原產該地的花卉有:雞冠花、鳳仙花、蟆葉秋海棠、彩葉草、虎尾蘭、萬帶蘭、非洲紫羅蘭、豬籠草等。(二)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地區:原產該地的花卉有:紫茉莉、大巖桐、椒草、美人蕉、竹芋、水塔花、卡特蘭、朱頂紅等。
六、沙漠氣候型
該氣候型的特點是,周年氣候變化極大,晝夜溫差也大,降雨少,干旱期長;多為不毛之地,土壤質地多為沙質或以砂礫為主。屬該氣候型的地區有非洲、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及我國海南島西南部;原產花卉有:仙人掌類、蘆薈、龍舌蘭、龍須海棠、伽藍菜等多漿植物。
七、寒帶氣候型
氣候特點是氣溫偏低,尤其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短暫涼爽,植物生長期只2—3個月。我國西北、西南及東北山地一些城市,地處海拔1000m以上也屬高寒地帶,栽培花卉時要照顧到氣候型的因素。屬該氣候型地區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亞、斯堪的納維亞等寒帶地區及高山地區。主要的花卉有雪蓮、細葉百合、綠絨蒿、鏡面草、龍膽等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長與發育
植物種類的不同,它們的生長發育類型和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充分調查清楚每種植物生長發育的特點,以及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才能創造和運用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達到人們改造植物、利用植物的預期目的。當前國際花卉生產中廣泛采用的電照生產、遮光處理、種子和球根的低溫處理等技術措施,都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某些花卉生長發育特點的基礎上制定的栽培措施,這些都大大提高了花卉生產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所以,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長發育規律是花卉工作者首要的任務,也是花卉栽培和應用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花卉生長發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長發育的規律性
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樣,無論是從種子到種子或從球根到球根,在一生中既有生命周期的變化,又有年周期的變化。在個體發育中,多數種類經歷種子休眠和萌發、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三大時期 (無性繁殖的種類可以不經過種子時期),上述各個時期或周期的變化,基本上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性,如發育階段的順序性和局限性等等。由于花卉種類繁多,原產地的生態環境復雜,常形成眾多的生態類型,其生長發育過程和類型以及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也比其它植物繁多而富于變化。不同種類花卉的生命周期長短差距甚大,一般花木類的生命周期從數年至數百年,如牡丹的生命周期可達300-400年之久;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短的只有幾日(如短命菊),長至1年、2年和數年(如翠菊、萬壽菊、鳳仙花、須苞石竹、蜀葵、毛地黃、金魚草、美女櫻、三色堇等)。
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樣,在年周期中表現最明顯的有兩個階段,即生長期和休眠期的規律性變化。但是,由于花卉種和品種極其繁多,原產地立地條件也極為復雜,同樣年周期的情況也多變化,尤其是休眠期的類型和特點有多種多樣:一年生花卉由于春天萌芽后,當年開花結實而后死亡,僅有生長期的各時期變化,因此年周期即為生命周期,較短而簡單;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狀態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的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則在開花結實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貯藏器官形成后進入休眠進行越冬(如萱草、芍藥、鳶尾以及春植球根類的唐菖蒲、大麗花、荷花等)或越夏(如秋植球根類的水仙、郁金香、風信子等,它們在越夏中進行花芽分化),還有許多常綠性多年生花卉,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幾乎周年生長保持常綠而無休眠期,如萬年青、書帶草和麥冬等等。
人們早已知道植物生長到一定大小或株齡時才能開花,并把到達開花前的這段時期稱為“花前成熟期”或“幼期”(在果樹學和樹木學中稱為“幼年期”),這段時期的長短因植物種類或品種而異?;ɑ懿煌N或品種間的花前成熟期差異很大,有的短至數日,有的長至數年乃至幾十年,如矮牽牛,在短日照條件下,于子葉期就能誘導開花;瓜果類的落花生在種子中花芽原基已經形成;紅景天的不同品種間的花前成熟期具明顯差異,據德國的W拉杰(Watler Runger)實驗,在同樣條件下(發芽后同時進行短日照處理)“Goldrand”品種花前成熟期的平均對生葉數為11.3,而“A.Gr.aser” 則為4.2,這說明后者花前成熟期很短;唐菖蒲早花品種一般種植后90天就可開花,而晚花品種需要120天;瓜葉菊播種后需經過8個月才能開花;牡丹播種后需3-4年甚至4-5年才能開花;有些木本觀賞樹更長,可達20-30年,如歐洲冷杉為25-30年,歐洲落葉松為10-15年。一般來講,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較長。
二、各類花卉的生育特點
植物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年復一年的重復著萌芽、生長、開花、結實、芽或貯藏器官的形成和休眠等變化,然后逐漸衰老而死亡(一年生植物在當年內開花結實后迅速死亡)。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不僅逐漸認識和掌握了植物的上述發育過程的規律,而且隨著生物學科和實驗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于植物的許多重要發育過程,如開花、休眠等過程的了解已進入到生理生化機理和分子生物學的水平,還找到了不少人為控制某些發育過程的方法和措施,并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如種子春化處理、球根低溫貯藏、花期控制等等。但是,植物生育過程是極為復雜的生命現象,不僅與植物整體的生理密切相關,還時常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至今人們還沒有對植物每個發育過程的性質和機理都已了解和掌握,比較清楚和確實掌握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春化作用
某些植物在個體生育過程中要求必須通過一個低溫周期,才能繼續下一階段的發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則不能開花。這個低溫周期就叫春化作用,也稱感溫性。植物通過該階段所要求的主要外界環境條件是低溫作用,而不同植物所要求的低溫值和通過的低溫時間各不相同。依據要求低溫值的不同,可將花卉分為三種類型:
1.冬性植物 這一類植物在通過春化階段時要求低溫,約在0-10℃的溫度下,能夠在30-70天的時間內完成春化階段。在近于0℃的溫度下進行得最快。有人稱這類植物為春化要求性植物。
二年生花卉,如月見草、毛地黃、毛蕊花等為冬性植物。在秋季播種后,以幼苗狀態度過嚴寒的冬季,滿足其對低溫的要求而通過春化階段,使植物正常開花。這些植物若在春季氣溫已暖時播種,便不能正常開花,因其未經低溫的春化階段。但若春季播種前經過人工春化處理,可使它當年開花,但缺點是植株矮小,花梗太矮,若作為切花是不利的。
對于二年生花卉如需在春季播種時,應于早春開凍后及早播種,可得較好的效果,也可開花,但不及秋播的好。如延誤播種,對開花則不利。罌粟、虞美人、蜀葵及香矢車菊等,如春播,時間應當更早,否則開花極為不良。
早春開花的多年生花卉也為冬性植物,這些植物通過春化階段也要求低溫(如鳶尾、芍藥等)。
2.春性植物 這一類植物在通過春化階段時,要求的低溫值(5-12℃)比冬性植物高,也就是說,需要較高的溫度誘導才能開花,同時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的時間亦比較短,約為5-15天。一年生花卉和秋季開花的多年生花卉為春性植物。
3.半冬性植物 在上述兩種類型之間,還有許多種類,在通過春化階段時,對于溫度的要求不甚敏感,這類植物在15℃的溫度下也能夠完成春化作用,但是,最低溫度不能低于 3℃,其通過春化階段的時間是15-20天。在花卉栽培中,不同品種間對春化作用的反應性也有明顯差異,有的品種對春化要求性很強,有的品種要求不強,有的則無春化要求。
不同的花卉種類通過春化階段的方式也不相同,通常有兩種方式,以萌芽種子通過春化階段的稱種子春化;以具一定生育期的植物體通過春化階段的稱植物體春化。多數花卉種類是以植物體方式通過春化階段的,如紫羅蘭、六倍利等。而種子春化的種類至今還不太清楚。據日本農學博士阿部定夫等人指出,栽培經過低溫催芽的香豌豆種子可以提前開花。
(二)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時數(也即一日的日照長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時數。植物的光周期現象則指光周期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反應,它是植物生育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及其發育開放過程(稱做成花),而且還影響植物的其它生長發育現象,如分枝習性,塊莖、球莖、塊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它器官的衰老、脫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與植物的生命活動有密切的關系。
通過一系列研究發現,各種植物成花所需要的日長條件不同,也就是說各種植物都依賴于一定的日照長度和相應的黑夜長度的相互交替,才能誘導花的發生和開放。因此常依據植物對日長條件的要求可劃分為長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長日照和短日照的極限以每天日照長度超過12小時的為長日照植物,不足12小時的則為短日照植物。
1.長日照植物 這類植物要求較長時間的光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時的日照,可以促進開花,若在晝夜不間斷的光照下,能起更好的促進作用。相反,在較短的日照下,便不開花或延遲開花。二年生花卉秋播后,在冷涼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營養生長,在春天長日照下迅速開花。瓜葉菊、紫羅蘭于溫室內栽培時,通常7-8月播種,早春1、2月便可開花,若遲至9、10月播種,在春季長日照下也可開花,但因植株未及充分成長而變得很矮小。
早春開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錐花福祿考在冬季低溫條件下滿足其春化要求,也在春季長日照下開花。
2.短日照植物 這類植物要求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日照為8-12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能夠促進開花,而在較長的光照下便不能開花或延遲開花。一年生花卉在自然條件下,春天播種發芽后,在長日照下生長莖、葉,在秋天短日照下開花繁茂。若春天播種較遲,當進入秋天后,雖植株矮小,但由于在短日照條件下,仍如期開花。如波斯菊通常4月份播種,9月中旬開始開花,株高可達2m,如遲至6、7月份播種,至9月中旬仍可開花,但株高僅1m。
秋天開花的多年生花卉多屬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一品紅等在短日照下方能開花,因此為使它們在“十一”國慶節開花,必須進行遮光處理。
3.中性植物 這類植物在較長或較短的光照下都能開花,對于光照長短的適應范圍較廣。大約在10-16小時光照下均可開花,這類花卉有:大麗花、香石竹、扶桑、非洲紫羅蘭、花煙草、非洲菊等等。
但是荷蘭的維恩(R.V.D.Veen)和梅杰(G.Meijer)及日本某些教授都認為上述假定極限是不確切的,并指出應按照臨界日照長度劃分為宜,臨界日照長度即為能誘導開花的日照長度。并根據臨界日照長度的不同,將植物分成下列6種類型。
1.短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少于臨界日照長度下進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為一年生草花的鳳仙花和波斯菊、牽牛、金蓮花、冬性金魚草等。
2.長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長于臨界日照長度下進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為二年生花卉的金盞菊、矢車菊、天人菊、罌粟等。
3.中性植物 不受日照長短影響而開花的植物。如紫茉莉屬植物。
4.定日或中間性植物 在短日照或長日照下都不進行花芽分化,必須在特定的日照長度下才進行花芽分化。
5.長短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長日照下形成,在短日照下花原基才能發育成花。如翠菊,在長日照過程中形成花芽和蓮座,并開始伸長,如繼續用長日照,蓮座則繼續伸長。如改用短日照,蓮座則停止伸長,提前開花。
6.短長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短日照下形成,在長日照下才能開花者。如大花天竺葵及風鈴草,只有當短日照周期之后跟隨著另一個長日照周期才能被誘導開花。
不同品種的花卉對日照長度的反應也不相同。根據日本岡田1957年對于菊花開花溫度和日照長度影響的調查,在6個品種群中,花芽分化和花蕾發育對光周期的要求分為:①短日,短日;②中性,中性;③中性,短日;④短日,中性等4個類型。
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應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既相互關聯又可相互取代。許多春化要求性植物,往往對光周期反應也很敏感,如不少長日照植物,如果在高溫下,即使在長光照條件下也不會開花或大大延遲花期,這是由于高溫“抑制”了長光照對發育影響的緣故。
一般在自然條件下,長日和高溫(夏季)、短日和低溫(冬季)總是相互伴隨著關聯著。另外,短日照處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某些植物的低溫要求;,在某些情況下,低溫也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應當把光周期和溫度因子結合起來分析問題。
第二節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和發育在植物一生中是關鍵性的階段,花芽的多少和質量不但直接影響觀賞效果,而且也影響到花卉事業的種子生產。因此,了解和掌握各種花卉的花芽分化時期和規律,確?;ㄑ糠只捻樌M行,對花卉栽培和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不少國家在花卉生產上廣泛采用遮光生產(短日照處理)、電照生產、移地栽培等等技術措施,對菊花、一品紅、蘭花等花期控制,進行周年生產,達到周年供應的目的,這是正確掌握每種花卉花芽分化規律,制定合理栽培技術的結果。
一、花芽分化的理論
近年來,隨著花卉生產事業的迅速發展,大大促進了植物開花生理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不少中外學者多方面探討有關花芽分化的機理問題并發表了不少有關的學說,如碳氮比(C/N)學說,“促花激素”學說等等,這些理論都對進一步促進花卉學及花卉生產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碳、氮比學說,即認為花芽分化的物質基礎是植物體內醣類(即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并以C-N率來表示。這種學說認為植物體內含氮化合物與同化醣類含量的比例,是決定花芽分化的關鍵,當醣類含量比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時,可以促進花芽的分化。中外學者都支持這一觀點。從多數試驗結果和事實證明:C-N率對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同化養分不足的情況下,也就是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時,花芽分化將不能進行,即使有分化,其數目也甚少。一些花序花數較多的種類,特別是一些無限花序的花卉,在開花過程中,通?;康幕ㄏ乳_,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漸小,至最上部,花均發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這說明同化養分的多少決定花芽分化與否和開花的數目。同化養分的多少,也決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藥、香石竹的栽培中,為使花朵增大,常將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養分集中于少數花中,使花朵增大。
“成花素”(也可稱開花激素)學說則認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認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為基礎的,而花原基的發生則是由于植物體內各種激素趨于平衡所導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長發育速度也主要受營養和激素所制約。綜合有關的研究和報道,目前都廣泛認為花原基的發生與植物體內的激素有重要關系。但有關成花素的形成、運轉機理至今尚未搞清,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除上述學說外,也有一些研究認為植物體內有機酸含量及水分的多少,也與花芽分化有關。不管哪一種學說,根據研究的結果都承認這樣一點,即花芽分化必須具備組織分化基礎、物質基礎和一定的外界條件,也就是說,花芽分化是在內外條件綜合作用下產生的,而物質基礎是首要因素,激素和一定的外界環境因子則是重要條件。
二、花芽分化的階段
當植物進行一定營養生長,并通過春化階段及光照階段后,即進入生殖階段,營養生長逐漸緩慢或停止,花芽開始分化,芽內生長點向花芽方向形成,直至雌、雄蕊完全形成為止。整個過程可分為生理分化期、形態分化期和性細胞形成期,三者順序不可改變,缺一不可。生理分化期是在芽的生長點內進行生理變化,通常肉眼無法觀察;形態分化期進行著花部各個花器的發育過程,從生長點突起肥大的花芽分化初期,至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有些花木類其性細胞形成期是在第二年春季發芽以后、開花之前才完成。如櫻花、八仙花等。
三、花芽分化的類型
由于花芽開始分化的時間及完成分化全過程所需時間的長短不同(隨花卉種類、品種、地區、年份及多變的外界環境條件而異),可分以下幾個類型:
(一)夏秋分化類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溫季節進行,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已完成,第二年早春或春天開花。但其性細胞的形成必須經過低溫。如許多木本類的花卉,風信子如牡丹、丁香、梅花、榆葉梅等等。球根類花卉也在夏季較高溫度下進行花芽分化,如郁金香、風信子水仙等秋植球根在進入夏季后,地上部分全部枯死,進入休眠狀態停止生長,花芽分化在夏季休眠期間進行,此時溫度不宜過高,超過20℃,花芽分化則受阻,通常最適溫度為17-18℃,但也視種類而異。春植球根則在夏季生長進行分化。
(二)冬春分化類型
原產溫暖地區的某些木本花卉及一些園林樹種多屬此類型。如柑桔類從12-3月完成,特點是分化時間短并連續進行。一些二年生花卉和春季開花的宿根花卉僅在春季溫度較低時期進行。
(三)當年一次分化的開花類型
一些當年夏秋開花的種類,在當年枝的新梢上或花莖頂端形成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等以及夏秋開花的宿根花卉,如萱草、菊花、芙蓉葵等,基本屬此類型。
(四)多次分化類型
一年中多次發枝,每次枝頂均能形成花芽并開花。如茉莉、月季、倒掛金鐘、香石竹等四季性開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在一年中都可繼續分化花芽,當主莖生長達一定高度時,頂端營養生長停止,花芽逐漸形成,養分即集中于頂花芽。在頂花芽形成過程中,其它花芽又繼續在基部生出的側枝上形成,如此在四季中可以開花不絕。這些花卉通常在花芽分化和開花過程中,其營養生長仍繼續進行。一年生花卉的花芽分化時期較長,只要在營養生長達到一定大小時,即可分化花芽而開花,并且在整個夏秋季節氣溫較高時期,繼續形成花蕾而開花。決定開花的早遲依播種出苗時期和以后生長的速度而定。
(五)不定期分化類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無一定時期,只要達到一定的葉面積就能開花,主要視植物體自身養分的積累程度而異,如鳳梨科和芭蕉科的某些種類。
四、各類花卉的花芽分化實例
萬壽菊高溫下,僅在短日照下開花;12-13℃條件下,僅在長日照下開花。
百日草短日照下,花芽形成得早,但是花朵小而莖細,植株分枝
不多;長日照下雖然開花遲,但株叢緊密,花朵也大。
香堇在短日照和低溫條件下,促進花芽的形成。
大巖桐花芽的形成沒有特定的日照和低溫的要求。植株成長后,花芽開始形成,因此,生長愈迅速,開花愈早。溫度低,生長緩慢時,側枝增多,花數也相應增多。
映山紅短日照條件下,促進花芽的形成,但品種之間有差異。40-50天左右的短日照,效果最好?;ㄑ啃纬傻倪m溫也因品種而異,有些品種在高溫下促進花芽的形成,而有些品種在不太高的溫度下可促進花芽的形成。
報春花在低溫下,無論長日照或短日照均可開花,但是溫度高時,僅在短日照下開花。
大麗花在10-12小時短日照下,花芽發育速度快,開花也早。長日照下,側枝多,花也多,但是,花的發育比較慢。在短日照下,生育結束得早也能促進塊根的形成。
葉子花在高溫和短日照下進行花芽分化,但在15℃條件下,無論在長日照或短日照下都能進行花芽分化。經過赤霉素處理,在長日照和低溫下,能促進花芽分化,但在短日照下無效果。
表2-1 花卉的花芽分化條件
種 類
花芽分化適溫(℃) 花芽伸長適溫(℃) 其 它 條 件
郁金香
20 9
風信子
25-26 13
喇叭水仙
18-20 5-9
麝香百合
2-9 20-25(花序完全形成)
球根鳶尾
13
唐菖蒲
10以上 花芽分化和發育要求較強光照
小蒼蘭
5-20 分化時要求溫度范圍廣
旱金蓮
15 17-18℃,長日照下開花,超過20-21℃不開花
菊花
- 上一個:景觀花卉種植注意問題有哪些呢?
- 下一個:冬季怎樣養花?